
第一時段
一、題目:構建歷史與道德的二元張力
二、主講人:趙炎秋
三、時間:2015年9月23日(周三)15:30---17:30
四、地點:文新學院學術廳(322)
五、主辦單位: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科處
六、主講人簡介:趙炎秋,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學科負責人,《中國文學研究》主編。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梯隊成員(200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2年)。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文藝理論學會會長,湖南省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會副會長。曾任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主要學術成果有:專著《狄更斯學術史研究》等11部;論文近200篇;譯著有5部。主編教材8部。
七、內容提要:歷史與道德有著密切聯系。但二者又屬于同一范疇。道德評價的主要標準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而歷史評價的主要標準則是生產力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發展。二者常有不一致的時候。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作為文學內容的兩個主要層面,歷史與道德二者之間是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文學作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深入表現與挖掘二者之間的這種二元張力,建立起二者之間的張力結構。這就要求文學作品有意識地突出自己所表現的生活的歷史與道德兩個維面,挖掘二者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揭示出二者之間的二律背反。
第二時段
一、題目:路遙的生平與創作――兼談路遙在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二、主講人:梁向陽
三、時間:2015年9月23日(周三)19:30---21:30
四、地點:文新學院學術廳(322)
五、主辦單位: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科處
六、主講人簡介:梁向陽,筆名厚夫。延安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延安市作家協會主席。著有《路遙傳》《當代散文流變研究》《心靈的邊際》《邊緣的批評》《行走的風景》《走過陜北》等多部著作,曾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表彰獎、柳青文學獎、冰心散文獎等多項文學獎項。散文《漫步秦直道》、評論《高原生命的火烈頌歌,民族風情的詩性禮贊》入選中學語文教材。
七、內容提要:本講座選取知人論世與文學史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先通過對路遙六個關鍵性人生節點的深入講述來回答路遙是怎樣的一位作家,再以路遙的代表作《平凡的歲月》為例來分析路遙文學創作的歷史理性和頑強意志,最后重評路遙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獨特意義。












